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5篇
  48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Bacterial cells may be immobilized in soil through adsorption to a variety of soil particles. These associations affect the interaction of native soil microbes with their nutrient sources and control at least in part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bacteria entering the soil system.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of amended bacterial cells, a series of intact cores of Freehold fine sandy loam were inoculated with suspensions of Arthrobacter crystallopoietes cells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06 to 108 cells per ml. The cells were cultivated in a glucose-based medium to induce spherical cell formation. Following inoculation, the soil cores were rinsed with sterile water (30–40 ml h–1), flushed with thiazine red R to stain the bacterial cells, and then prepared for examination by common micromorphological techniques. The use of fluorescence, polarizing, and reflected light microscopy of soil thin sections, allowed direct,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microbial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ions with soil components. A. crystallopoietes cells were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soil columns. Soil pores did not appear to be clogged by the spherical A. crystallopoietes cells. Adsorption of amended bacteria was governed by the presence of both variably charged mineral oxides and organic matter within the intergrain microaggregates and occurred along coated mineral surfaces. Amendment of non-inoculated soil columns with 0.2% (w/v) solution of glucos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aining and sectioning procedure was sufficiently sensitive to detect growth of indigenous 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within the soil matrix. Received; 6 April 1997  相似文献   
72.
杨树因伤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林业科学》1999,35(4):111-19
机械损伤或病虫害侵扰引起植物一系列防御相关基因的激活,其中一些是因伤诱导表达的.Bradshaw等1989年报道了杨树Win3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产物类似于白薯和豆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并且是因伤诱导表达的。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一基因启动子在因伤介导表达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基因工程用于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性,本文分别从欧洲黑杨(P.nigra)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中扩增出win3基因启动子WINP(705bp)和WIDP(791bp).这两个启动子与来自大肠杆菌的GUS基因融合,通过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引入烟草中.证实了WINP和WIDP控制的GUS基因的表达不仅在损伤部位,而且具有系统的因伤诱导效应.对8株转基因烟草的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其表达模式与以前的报道一致。无论是在受损伤组织还是完整组织中,WINP的伤诱导活性总比WIDP高。这两个启动子需要进一步改造以增强其活性。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猪精液的保存效果,设计了3种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并对保存后的精子进行了顶体染色,为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及稀释液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精子活率为50%与30%时,配方Ⅱ的精子保存时间均显著高于(P<0.05)配方Ⅰ与配方Ⅲ,且配方Ⅱ所保存精子的总存活时间也显著高于(P<0.05)配方Ⅰ与配方Ⅲ;在精液保存24h后,3种配方保存的精子顶体完整率均在95%以上,且差异不显著(P>0.05),配方Ⅱ对精子的常温保存效果要优于配方Ⅰ与配方Ⅲ。  相似文献   
74.
小麦茎生长点转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躲避转基因技术对组织培养的过分依赖,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尝试了一种对生长点直接进行转化的方法,并初步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种子萌芽,然后剥去胚芽鞘暴露出生长点,再用玻璃纤维制作的小刷子将生长点刺伤,最后用带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进行侵染处理。用携带hph-GUS基因的LBA4404农杆菌,侵染处理1~11日龄幼苗(生长点),共培养7d后检测新生芽中GUS的瞬时表达情况;侵染1~2日龄幼苗(生长点),取长成植株的2~3朵小花进行GUS稳定表达检测。又用携带BADH和npt Ⅱ基因的AGL1农杆菌菌株侵染1日龄的幼苗(生长点),在含:100mg/L卡那霉素的蛭石中进行选择。结果表明,GUS的瞬时表达率随被处理幼苗的日龄增加而降低,以2日龄幼苗为最高(10.7%)。用花序检测GUS的稳定表达,被侵染受体为1日龄幼苗时的表达率高于2日龄的幼苗。蔗糖的存在并不提高GUS基因在花序中表达的频率。不过花序表现为GUS阳性的植株后代,经PCR检测后并没有证实GUS基因存在。用AGL1菌株进行转化,获得了13.6%的抗卡那霉素的绿色植株,但只有3株呈现PCR阳性,且只有1株结了实。  相似文献   
75.
灌水效率碘—淀粉显色示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土质、灌水量和灌水方法情况下入渗模式、灌水效率,并探讨不同灌水条件下溶质分布和水流运动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碘-淀粉显色原理示踪水流运动和溶质迁移,分别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开展了重力灌溉和微灌方式下的12组入渗试验,采用适用效率、深层渗漏损失率、有效储水率和均匀度对灌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入渗水再分布主要受到湿润模式的影响,有效储水率和均匀度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深层渗漏损失率也明显增大。溶质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深层渗漏损失率均小于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损失率,根据入渗后水分和溶质的再分布情况对灌水效率进行评价更为直接和全面。  相似文献   
76.
以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 CQNr01菌株接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和4龄幼虫,观察感病率,并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菌株在幼虫离体表皮上的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情况。结果显示,菌株CQNr01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1×10^9孢子·mL^-1时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6.58%和89.91%,而4龄则只有13.33%和16.67%。菌株CQNr01的孢子能够成功附着在斜纹夜蛾幼虫的离体表皮上,但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的粘附能力优于4龄幼虫;接种24 h起两个龄期的离体表皮上均开始有孢子萌发现象并有附着胞和芽管产生,并随着接种时间的增长芽管不断伸长,但相同接种时间下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上的萌发率和附着胞产生数量明显多于4龄幼虫表皮。研究证明菌株CQNr01对斜纹夜蛾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其差异主要源于斜纹夜蛾幼虫体壁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77.
基因型是影响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筛选转化效率高的大豆基因型,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的下胚轴接种发根农杆菌K599(含GUS基因),待长出毛状根后,根据不同基因型大豆发根诱导率和发根数的差异,选择适宜大豆基因型进行GUS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分析。结果表明,34个大豆基因型发根诱导率和发根数有很大差异,选择发根诱导率大于60%以及发根数大于1.6条的20个大豆基因型毛状根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其中Y091、Z184、P108、L010等4个大豆基因型的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分别为96.2%、91.7%、87.5%、86.4%;进一步对以上4个大豆基因型毛状根进行RT-PCR分析,结果表明,GUS基因均得到了正确转录。表明大豆基因型Y091、Z184、P108、L010是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较为理想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78.
利用生长素响应原件(DR5)构建了DR5::GUS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在载体构建时,对GUS的5′UTR序列进行2种设计:一种是利用载体GUS基因原有的5′UTR构建成pBI121-DR5::GUS;另一种采用植物增强表达的常用原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5′端序列(Ω′)替换GUS基因原有的5′UTR序列,构建成pBI121-DR5(Ω′)::GUS。将2种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后,采用烟草叶片注射浸染的瞬时表达检测法对2个载体的植物表达效果进行检测,2种载体分别转化烟草叶片2 d后,对浸染的叶盘进行GUS染色分析,pBI121-DR5::GUS的转化叶片有明显的GUS反应,而pBI121-DR5(Ω′)::GUS的转化叶片则无GUS反应。分离注射浸染部位叶盘RNA后,对GUS特异引物进行RT-PCR分析,2种转化的基因都已有效转录出RNA,但前者能翻译出相应的Ω-葡萄糖苷酸酶,后者则不能完成翻译过程,说明Ω′序列的引入并未有效提高GUS基因的表达,反而抑制了mRNA的翻译。  相似文献   
79.
用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v强毒株感染成年鸭复制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脾、肺、肾、胸腺、食道、十二指肠、胰腺、法氏囊和脑组织,制作切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DEV在鸭体内的侵染过程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感染后4 h可在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检测到DEV抗原;感染后6 h可在肝脏、食道、十二指肠、直肠及肺脏检测到DEV抗原;IFA对各组织器官中DEV的平均检出率为肝脏46/50、脾脏48/50、肺脏46/50、肾脏0/50、肠道46/50、法氏囊46/50、胸腺47/50、胰腺0/50、大脑0/50、食道44/50、心脏0/50。研究表明:在急性病例中,脾脏、法氏囊、胸腺、食道、肠道、肝脏和肺脏为DEV的主要靶器官;接种后,病毒首先在脾脏、胸腺、法氏囊中出现,然后病毒迅速传播到肝脏、消化道和肺脏中;IFA检测石蜡切片中DEV的方法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是对DEV进行检测和抗原定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检测隐孢子虫感染方法进行估价。方法取上海某牧场随机采集的20头奶牛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巢式PCR(Nested PCR)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测率55%,Nested PCR法阳性检测率70%。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从感染隐孢子虫的奶牛粪便中捡出隐孢子虫卵囊,可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